北京体育大学严翊教授应邀在运动与健康科学前沿论坛
作“运动与白色脂肪代谢稳态”为主题的学术报告
2024年3月23日,武汉体育学院主办的运动与健康科学前沿论坛第四讲如期开讲。本次学术论坛由武汉体育学院创办的英文国际学术期刊 Advanced Exercise and Health Science 编辑部、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和运动训练监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AEHS论坛致力于开放共享、扩大与提升学术研讨交流,激发更为广泛的学术思想与热情,为运动与健康科学领域汇集新思想、开辟新方向、注入新活力,积极为全球健康事业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论坛自开办以来,邀请国内外运动与健康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分享与探讨学科前沿研究,深受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
AEHS论坛第四讲特邀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孔兆伟教授为主持嘉宾、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严翊教授为演讲嘉宾分享其研究团队的前沿创新性成果。本次论坛活动通过“科研云”授权哔哩哔哩、新浪微博、有道词典、微信视频号,蔻享学术、科爱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据初步统计,论坛直播累计吸引了近两万名观众在线参与 (科研云14173人次,蔻享学术3635人次,科爱215人次)。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孔兆伟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严翊教授作“运动与白色脂肪代谢稳态”为主题的学术报告
严翊教授在开篇以“白色脂肪”和“代谢稳态”引入其团队研究方向:白色脂肪棕色化产热与代谢。在我国肥胖及肥胖相关慢性疾病发生率不断提高背景下,严翊教授团队致力于脂肪组织研究,以期实现肥胖及肥胖相关慢性疾病在预防、治疗或康复方面的突破。
首先,严翊教授提出脂肪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代谢组织,打破了脂肪组织是惰性组织的固有观念。除了调节机体能量平衡以外,脂肪组织还在机体免疫机能调节、产热与食欲调控、组织器官修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严翊团队发现脂肪组织异常导致的肥胖在引起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脂肪组织中,白色脂肪组织代谢过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严翊教授探讨了运动对白色脂肪组织的影响,包括促进脂肪分解、提高葡萄糖摄取利用能力和增强免疫调节能力等,诠释了运动处方中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量等最为关键的要素。探讨了不同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对脂肪氧化分解的影响,抗阻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等系统关键问题。揭示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对于脂质代谢的作用优于长时间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可以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效果,同时运动环境(如低氧环境)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脂肪代谢。
随后,严翊研究团队通过探索与解析运动干预肥胖的机制,包括有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运动对不同组织的作用差异,证实了运动干预可以调整肥胖大鼠的产热并对不同组织中白色脂肪棕色化有组织特异性。
严翊教授团队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偶然发现Kiss1蛋白在脂肪组织中表达较高,继而发现Kiss1可以作为运动调控靶点,影响全身糖脂代谢和脂肪能量代谢。随后梳理归纳了Kiss1表达量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其在性别上的差异。此外,还探讨了脂肪组织中氧化磷酸化、产热和三羧酸循环等方面的变化。
最后,针对运动对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机制,乳酸在运动中的作用和补充(补剂)价值,严翊教授也探讨了运动剂量对健康的影响。严翊教授的研究以其严谨的设计、独到的视觉和新颖的思路,全面介绍了运动与脂肪代谢的系统性研究,前瞻性提出了精准医疗和精准运动处方的新理念,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引发了热烈的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