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简介  学术团队  科研服务  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  服务社会  下载中心  武体主页 
快速通道:
人员介绍
 基本介绍 
 人员介绍 
 学术活动 
 研究方向与定位 
 研究水平与特色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团队>>人员介绍>>正文
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邹容 博士
2018-07-24 14:38  

 

基本信息:

   别:女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高学历:博士 职    称:讲师

讲授课程:《Eprime心理实验编程》、《专业英语》、《运动心理学》等                  

   门:健康科学学院运动心理学教研室

E-mail: 284803788@qq.com

通讯住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461号武汉体育学院

工作与教育背景:

2017.06-至今: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运动心理学教研室讲师

2016.12-2017.05: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研究助理

2013.09-2016.12: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2012.09-2013.01:于台湾世新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交换学习

2010.09-2013.06: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获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学位

2006.09-2010.06:就读于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外语学院,获心理学学士学位、英语学士学位

研究兴趣:

电子竞技运动与青少年发展;处境不利个体的心理研究与干预:运动的作用。

学术成果:

邹容(第一作者).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lat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136(1),305-318,2017.(SSCI一区)

邹容(第一作者).Cross-sectional age differences in dispositional optimism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02, 133-138, 2016. (SSCI二区).

邹容(第一作者).稳定性与可变性:西方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的发展. 心理科学39(4), 914-9202016.(心理学核心期刊CSSCI收录)

邹容(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大学生面孔信任评价的自动化加工. 心理发展与教育, 28(5), 449-4552012.(心理学核心期刊CSSCI收录)

会议论文:

邹容(第一作者). 儿童青少年气质性乐观的亲子代际传递及特点.  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大会,2017-11. 重庆,西南大学,口头报告.

邹容(第一作者). 儿童青少年气质性乐观的发展: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  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大会,2016-1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口头报告.

邹容(第一作者).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乐观的中介作用.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15学术年会,  2015-11.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收录大会会议集.

邹容(第一作者). 大学生网络舆论、心理状态与政府满意度、社会和谐知觉的关系. 第一届全国网络心理与社会预警研讨会,2013-8-29. 北京,中国科学院,口头报告.

其他出版物:

2013.08-09 《发展心理学:桑特洛克带你游历人的一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u 翻译第8章童年中晚期的社会情绪发展、第3章生物学和环境影响内容,约3字。

2014.08-09 《网络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u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系列书之一。

u 编写其中网络口碑影响网络消费内容,约1字。

项目研究经历:

2018. 06-至今 湖北省科学研究计划,青少年乐观人格的代际传递:行为机制与神经机制

(主持,在研)

2017.11-至今 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儿童青少年积极人格的发展及亲子代际传递:家庭教育的作用”(主持,在研)

2015.09-2016.09  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儿童青少年气质性乐观的发展及亲子代际传递机制—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的作用(主持,已结题)

2012.01-2017.0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及滚动资助

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基础性数据库构建研究(11&ZD151)”参与

2015.11-2017.11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课题

“网络时代中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培养研究(2015017)”(参与

2015.11-2017.06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课题

“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2015005)”(参与

2012.01-2015.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幼儿及小学儿童基于可信特征的信任判断以及信任倾向的发展研究(31170996)”(参与

2011.12-2014.11 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面孔可信度在小学儿童信任判断中的作用(1113833-Y)”参与

获奖经历:

博硕期间

u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

u 2015-2016学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

u 2010-20112011-2012学年2获浙江理工大学“一等优秀研究生”

u 2010-2011学年浙江理工大学“优秀团员”、“三好研究生”

本科期间

u 学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省级优秀

u 国家奖学金1

u 湖北大学“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4

u 湖北大学“甲等学习成绩优秀奖学金”3次(最后一学年未设立该奖学金)

u 湖北大学“模范团干”2次,“三好学生”1次,“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1

u 校报用稿3,征文大赛获奖5

获得证书:

CET-6计算机二级证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武汉体育学院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瑜路461号
电话:027-87191806 |  邮编:430079